有调查机构统计显示,我国家庭杠杆率近年来逐年攀升,2006~2016年杠杆率从11%上升至45%,2017年9月底更达到50%上下,10年间增长3倍。这一债务累积速度令人担忧。
1 从“怕欠债”到“高负债”
爱存钱、怕欠债、谨慎消费,这是老一辈中国人的理财观念。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资产增值速度过快,年轻人比从前更愿意消费和贷款了。不知不觉,部分国人财务状态已经从“怕欠债”转变到“高负债”。
上海白领王小姐2016年在长风公园附近买了一套150多平方米的改善性住房,总价近千万,夫妻俩月供超3万元,这接近家庭月收入,平时开销要蹭老人的退休金。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家庭债务课题组发布报告指出,2013年至2016年,中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由30.7%上升到44.4%,已经超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的家庭债务累积速度。
这还不包括公积金贷款等其他渠道的家庭债务,如果将这些因素均考虑其中,2016年底中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可能超过60%。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家庭债务报告执笔者宁磊表示,2017年中国家庭短期贷款远远超过中长期贷款增速,说明一些家庭持有的现金、银行储蓄、金融资产等流动性资产趋紧,需要借短期贷款补贴流动性。
与此同时,像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网络消费贷款以及大量没有牌照的网络小贷迅猛增长,且尚未统计到银行短期贷款中,若将其都统计在内,家庭的债务杠杆会更高。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福建、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等16个省份的杠杆率超过50%。其中,福建省的家庭杠杆率达到105%。
《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家庭高负债主要是被城市房产“绑架”。工薪家庭平均总信贷需求额为26.5万元,其中房产信贷需求额为22.5万元;平均实际信贷额为12.5万元,其中86.3%是住房信贷。
相比住房抵押贷款,披着“新马甲”流入房地产的短期消费贷,比如车贷、房屋装修贷款、信用卡贷款等,存在更大的潜在金融风险。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增加了1.53万亿元,而2016年全年这部分贷款只增加了8000亿元。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李奇泽表示,不少短期消费贷是通过现金贷、网络小额贷款等影子银行方式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这部分贷款没有抵押、也没有担保,从银行显示的结果看,属于用来买车、搞房屋装修等消费,但实际上却是买房。
相比于住房抵押贷款,短期消费贷潜在风险更大。但有关金融机构在冲击业务的压力之下,对于这些变相短贷长用的钱,实际上缺乏更严格的监管。有业界人士认为,这些行为事实上涉嫌违规操作。
专家表示,城市家庭杠杆率偏高主要体现在中青年家庭。那些在2015年后以各种形式举债购房的年轻人,很可能是中国社会中杠杆率最高的群体。在一二线城市,年轻人买房除了向银行贷款外,通常还会向亲友借钱。在高负债时代,这些中青年的财富最危险。一旦资不抵债、断供停贷,甚至会造成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中国家庭的储蓄和收入增速趋势都是向下的,家庭债务的放大对经济的影响已经出现。
毫无疑问,居民的银行储蓄、持有现金等流动性资产受到约束性影响后,会进一步影响居民消费,从而给中国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家庭杠杆率存在严重的分布失衡,具体表现在地区差异、年龄段差异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