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达里雅布依

2019-08-13来源:中国南京网

这次跟随万方乐奏的南疆之旅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沙漠,世界第二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儿时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时候除了感慨它的浩瀚,其实心理更多的是一种恐惧。这次算是第一次领略沙漠的浩瀚与恐惧了,比起大海我个人觉得沙漠更具威严,让人心中更生敬畏。在大海上虽然浩瀚无际,但毕竟在你附近会有无数鲜活的海鲜品种陪伴你的左右,生命的气息随时与你相伴。但在沙漠里,浩瀚无际的视野中丝毫看不到生命的迹象,大自然残酷的一面极为真实地裸露在你的面前。虽然以前去过库布齐沙漠,但顶多也就是在沙漠的边沿转了转,对沙漠深处还是没有具体的印象。这次万方乐奏直接把我领进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而且深入两百多公里把我领到了沙漠的中心,一路的艰辛、一路的景色、一路的担忧都是我这一生还从未感触过的精彩,我总算进入了真正的沙漠。

伴随我们塔克拉玛干之行的是漫天的沙尘

在整个征途中伴随我们的只有漫天的黄沙和永远看不到尽头的沙丘,波浪起伏的沙丘仿佛与苍天缝合在了一起,甭管我们的车怎么开,就是找不到撕开它们的裂缝,这一天中眼睛不是看到翘起来冲向天空的车头就是突然砸下去直冲谷底的惊险。真不敢想象没有专业从事沙漠自驾的车队如何进入沙漠深处,不禁让人感叹当初人类的足迹是如何涉足这片死亡之海的。1895年,享誉世界的瑞典籍西域探险家斯文·赫定沿克里雅河北上,横穿沙漠,曾对通古斯巴孜特作过考察,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成功穿越了塔克拉玛干,发现了丹丹乌里克和喀拉墩古城。几年后,楼兰古城的发现,最终确立了斯文作为一个探险家的世界性声誉,他的第一部考察新疆著作《穿越亚洲》也使世人第一次知晓在塔克拉玛干这个死亡之海的中心,竟然有一个小小的绿洲,它的名字叫通古斯巴孜特,在这片绿洲上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也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达里雅布依。

"通古斯巴孜特"(意思是野猪吊死的地方),虽然在目前使用的中国地图上找不到这个地名,然而,它在国际上,特别是在地理、历史、考古界的知名度并不亚于楼兰遗址、交河故城。它为世人所知,仅仅一个世纪之久。几年后,另一位著名的英籍探险家奥利尔.斯坦因踏着斯文.赫定的脚印,来到了通古斯巴孜特,在赫定发现的基础上,发掘了喀拉墩古城,而且对通古斯巴孜特土著居民做了人种学测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个被称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肚脐"的小小绿洲的神秘性,不仅在于它独立支撑在世界第二大沙漠中心,几近千年来未见诸记载,完全与世隔绝,也在于无人知悉它和它的居民们究竟有怎样的来龙去脉。上世纪20年代未,一个名叫黄文弼的学者作为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一员,对喀拉墩古城作了考察,在通古斯巴孜特留下了中国科学家的足迹。

我们的自驾车队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上世纪50年代,于田县政府得知在自己管辖的地盘内,竟还有一群人生活中沙漠深处不为人所知,便派出工作组前往考察,询问当地居民这里是什么地方?老乡说是达里雅(河流)布依(河岸),于是通古斯巴孜特便有了一个新的地名达里雅布依,也就是大河沿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和我同在中国探险协会的中国著名探险家刘雨田老先生,作为沙漠独行客来到于田,从达里雅布依出发,演绎了一出单人独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人生壮举,这片大漠中主人,淳朴的克里雅人把他从沙漠的绝境中救出,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帮他实现了横穿的壮举。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村”的部落位于沙漠中心200多公里深处,方圆近300平方公里,极分散地居住着近200户人家约2000人。这个部落至今仍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住所多是用胡杨木建造而成,以馕和羊肉为主要食品,生活简单,通常几世同堂地居住在一起。